民法典中如何规定居住权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房产买卖纠纷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如何规定居住权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6-11

 
224765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关于民法典中如何规定居住权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民法典对居住权的规定

1. 居住权的设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按照合同约定,享有对他人住宅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居住权的设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并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可以无偿设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的设立自登记时起生效。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

房屋产权的取得方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房屋产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取得:

1. 购买取得

购买是人们取得房屋产权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购买房屋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考察所购房屋的合法性,是否具备完备的手续,卖房人是否具备合法身份;

其次,要与卖房人签订购房合同,并在合同中详细写明房屋的地理位置、购买方式、价款、付款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条款;

最后,应及时到房管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2. 建设取得

建设取得是指建设者投入一定资金建造房屋,从而享有对其所建房屋的产权。在建设过程中或产权取得前,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注意建设用地的合法性,即是否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其次,要注意相关手续的合法性,即是否具备立项、规划、开工等手续;

最后,要注意房屋质量是否合格,即是否具备质量检验合格单。

3. 受赠取得

受赠取得是指原产权人通过赠予行为将房屋赠送给受赠人。在办理房屋赠予手续时,赠予人与受赠人应当签订书面赠予合同,并到房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但如果赠予人为了逃避法定义务而赠予房屋给他人,如果利害关系人主张权利,则该赠予行为无效。

4. 抵押取得

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由于抵押是一种担保行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优先受偿权,享有优先受偿权时,抵押权人有权收回抵押物。

延伸阅读
  1. 按份共有的居住权的认定及分割方式
  2. 嫁出女儿户口不在房里有居住权吗(物权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3. 房产抵押与个人居住权的关系
  4. 父母赠与子女房产后的居住权问题
  5. 楼房居住权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已出租的房地产抵押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2. 银行审查购房贷款时的二套房认定标准
  3. 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
  4. 如何安全出售二手房
  5. 离婚之后能立马买房吗
  6. 买二手房过不了户法律公证处做公证有效吗?
  7. 婚前一套房,婚后再买,算二套房吗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