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7-30
雇员可以依据拖欠工资、未支付社保等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雇主。如果雇主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则应对雇员进行赔偿,该赔偿金额可以从工资中扣除,但扣除后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我国法律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设定了一整套解决办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单位雇佣农民工时不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许多农民工朋友也缺乏相应的维权意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首先需要明确无论雇主是承诺按月支付工资、按季度支付工资、等待工程完工后支付工资,还是年终统一支付工资,都必须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工资支付方式;同时,是否领取工资也需要有相应的凭据,这些都是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时的重要证据。
在劳动合同签订后,雇员还需要注意履行合同的义务。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雇主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雇员应确认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事实,包括工资单、考勤记录和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
一旦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雇员可以与雇主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
如果协商不成,雇员可以携带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时,可以向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员会投诉。
对于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工资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如果数额较大且经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