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诈骗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诈骗行为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6-17

 
218024
认定合同诈骗罪中诈骗行为首先必须是通过虚构单位的名义或者是冒用他人的名义签定合同,也就是说在主体方面是虚假的。除此之外,就是在提供具体的行为方面是虚假的,比如说通过伪造,变造的票据作担保来进行诈骗。关于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诈骗行为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诈骗行为

1. 虚假主体

合同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单位名义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即虚假主体。

2. 虚假担保

合同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包括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即虚假担保。

3. 以履行小额合同引诱诈骗

合同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包括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即以履行小额合同引诱诈骗。

4. 携款逃匿诈骗

合同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包括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款、贷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即携款逃匿诈骗。

5. 其他方法骗取财物

合同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还包括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6. 法律依据:《刑法》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是怎样的

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属于主观方面问题。在理论上,犯罪行为实施时,必须是明知自己是在利用经济合同,以欺骗手段,实施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只有直接故意行为才能构成犯罪,而过失和间接故意不能构成犯罪。

延伸阅读
  1.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2.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3.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4.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5.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3.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4.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