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生育歧视被解雇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遭遇生育歧视被解雇怎么办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2-03-09

 
211353
女职工遭受生育歧视,被用人单位解雇的,女职工可以主张双倍经济补偿金,就经济补偿金支付产生纠纷的,可以通过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关于遭遇生育歧视被解雇怎么办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遭遇生育歧视被解雇的维权途径

一、协商处理

女职工遭受生育歧视,被用人单位解雇的情况下,可以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处理。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可以签订协议书并按照协议书约定的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监督保障部门介入处理

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女职工可以向劳动监督保障部门投诉,并请求介入处理。劳动监督保障部门将会调查并协调解决纠纷。

三、劳动仲裁

女职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机构将会进行调解或者裁决。

四、提起诉讼

如果女职工对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根据该法第二条的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争议,以及其他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根据该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保密,并对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该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当劳动者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的工作

矿山井下作业

根据规定,女职工禁止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根据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女职工禁止从事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负重作业

女职工禁止从事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女职工特定时期禁止从事的工作

经期期间禁止的工作

在冷水环境下,女职工在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的工作;在低温环境下,女职工在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的工作;在劳动强度的工作中,女职工在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工作;在高空中,女职工在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的工作。

孕期期间禁止的工作

工作场所空中含有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高处作业;冷水作业;低温作业;第三级、第四级高温作业;第三级、第四级噪声作业;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哺乳期期间禁止的工作

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第一项、第三项、第九项;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延伸阅读
  1. 离婚后和父亲生活,亲妈后妈谁是笫一监护人
  2.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3. 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
  4.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
  5. 农村家庭赡养协议的撰写方法和要求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例及其原因
  2. 交房注意事项
  3.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4. 公司不支付工资,劳动仲裁申请及赔偿要求
  5.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6. 1966年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
  7. 案例:陈某因身高限制遭遇就业歧视,诉诸法庭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