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1-25
在处理离职后工资被拖欠的问题时,首先需要确认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可以通过查看工资单、考勤记录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方式来确认。
一旦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以与老板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将相关资料带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以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
拖欠工资投诉、拖欠工资找劳动局或者劳动仲裁委员会。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时,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一)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如果公司在约定时间内未支付工资,即属于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后,只要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不受限制。
如果发现公司有故意拖欠工资的行为,拖欠工资一周以上,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如果投诉后仍然继续拖欠,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如果公司找出其他理由拖欠工资,按正常发放工资日期推迟半个月不发,或者没有明确发工资日期或以其他借口不肯支付工资,员工可以不用继续等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员工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准备好以下材料,然后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是向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 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三份;
(2) 到工商局查询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一份;
(3) 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 复印证据资料一式三份,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