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定金不予退还是否合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商品房买卖法律知识

购房定金不予退还是否合理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0-05-25

 
20225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很多人从开发商认购书中了解到有这一条款,就是如果由于购房者原因无法签订购房合同时,开发商不退定金。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认购书中的该条款合理吗,购房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购房定金不予退还是否合理

对于定金不予退还的条款,在开发商具备合法销售资格,而业主违约未能签署买卖合同时,依法是可以不予退还的。

建议业主按如下方式保护自己:定金尽量少交;对认购书的内容要多加注意,慎重签署;签署认购书后,保证一定要在约定的日期前往就合同条款进行商讨,并注意证据的保存,如因合同条款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而没能签署的,不视为任何一方违约,定金应予退还。

能要回定金的几种情形

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4条的规定,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很显然,能否要回定金,关键在于对“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的理解适用。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未能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的。

如果认购协议对商品房的价格、面积、朝向等主要条款没有明确约定,且后来开发商与购房人又未能就这些主要条款等协商一致,从而未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开发商应当将定金返还给购房人。因为《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所以没能签订,是由于双方未能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并不是购房人单方违约而造成。

如果你反悔了,又想要回定金,赶快回去看看认购协议有什么主要条款没有约定,待签订正式购房合同时对不合你意的条款,可以大胆提出异议。

这里有3点值得注意:

1.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条款应是认购书中约定以外的条款,对其中已有的条款直接具有法律效力,无须再次进行磋商。

2.只有双方是对合同的主要条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才能要求退还定金。如果是合同签订的时间、地点等对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不构成实质性影响的条款则不应包括在内。

3.购房者通过对合同提出不合理的苛刻条件,以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要求退还定金的,则可能被认定具有不愿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构成根本违约,判令定金不予退还。比如说要求签订“付完款必须当天交房,当天办证,不然不签购房合同,退还我定金!”等不切实际的条款。

(二) 就补充协议协商未成的。

当事人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的,如果双方在平等、诚信的原则下继续进行了磋商,只是基于各自利益考虑,无法就补充协议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致使购房合同不能订立,则属于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购房者有权要求返还定金。通过增加补充协议从而达到退回定金的目的也是可行的,但是要记住在协议中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条款应是重要的、符合实际的。

(三)因国家出台新政策,购房者不符合购房、贷款条件的。

签订《认购书》后,因国家出台新政策,使购房者不符合购房条件或无法取得银行按揭购房贷款,从而使得双方未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属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企业将收取的定金返还。

购房交定金时要注意什么

消费者在订立定金条款时,应当注意这样5个问题:

1、定金条款并不具有强制性,它仅是指导性的,消费者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

2、应当在定金条款中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

3、虽然已订立了定金条款,但只有消费者在交付了定金后,合同才生效

4、要分清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预付款就是预先支付,但预付款,不能适用定金的罚则

5、谨防有的开发商利用购房者缺乏相应的购房知识和经验,在某些条款内容上设下陷阱,故意让消费者违约。

6、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性质是不同的。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延伸阅读
  1.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2.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
  3. 房产合同中的定金是否可退还
  4.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
  5. 购房合同签订后的履行期限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国十条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的规范及其意义
  2. 商铺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3.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4. 房贷逾期了还不上怎么处理
  5. 房贷还款日第二天还款算逾期吗
  6. 外地有房深圳买房算二套房吗
  7. 婚前第一套房婚后买房是二套房吗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