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1-12-25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签订三方免责合同时,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规定,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有以下情况无效: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为了实现免除或减少未来风险的基本目标,当事人应使用清晰、明确且不易产生歧义的文字表述免责条款的内容。如果免责条款的表述不明确,在发生疑义时,会被从严限制解释,以保护相对方的利益。
例如:
1、当免责条款未明确指明是免除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时,应选择只免除违约责任。这是因为侵权责任规范了“适当兼顾人类活动自由和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的特殊职责。
2、当免责条款涉及利用人可能负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的情况时,如果未明确指明所免除的责任是否包括过错责任,应首先选择只免除过错责任。这是因为对过错责任的追究是维护法律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