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医患纠纷应从哪些问题着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法律知识

处理医患纠纷应从哪些问题着手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7-21

 
188827
医患纠纷是这些年来社会矛盾所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医患纠纷存在,在发生了医患纠纷之后目前也有很多人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入手,用法律途径解决医患纠纷,那么,处理医患纠纷应从哪些问题着手?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一、处理医患纠纷应从哪些问题着手

1、病人的知情权问题,要谨记病人有知情的权利,医师(方)有告知的义务。医师告知时的注意事项:a、有全面告知诊治信息和治疗风险;b、有通俗的语言告知;c、告知的内容必须真实;d、重要告知要用书面形式。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对医方的告知义务作了具体规定,要从严把握。

2、病人的同意权问题。病人有一定的自主权;病人对手术、特殊检查和治疗、实验性临床医疗有同意权。

同意权的三种处理形式:a、病人同意,并取得家属或关系人签字;b、无法取得病人同意,家属或关系人签字;c、无法以上同意,由医院负责人批准实施。

3、病人名誉权和肖像权问题。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二条作了规定。医院及其医务人员擅自公开病人“隐私”病情,可以构成侵害病人名誉权;医院向病人或其家属通报病情,不构成侵害病人名誉权;因宣传需要使用内容肖像的,应当取得病人同意。

4、重视病历的证据作用(医疗诉讼证据)。主要分类包括:a、病历;b、检查报告;c、有关记录;d、影像资料;e、有关实物;f、同意书;g、重要告知记录。

二、医疗纠纷患方的维权途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有三条解决途径可供选择:

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二是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经历了双方协商这一程序。应该说,这也是最经济、最便捷的一条解决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协商不一定能达成共识,甚至可能久拖不决。对此,患者方须特别引起注意,因为医疗侵权诉讼的时效以及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因此,当协商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第2或第3条途径解决。由于患者方普遍对卫生行政部门立场的质疑,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今年4月1日起实行,因医疗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使一直以来实际存在着的人民法院受理医疗侵权诉讼以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作为前置程序的规定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医疗侵权赔偿起诉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因此,今年以来,因医疗纠纷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第3条途径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

延伸阅读
  1.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3.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4. 医疗过失鉴定
  5. 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理赔时效及流程(《侵权责任法》失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案例——患者住院14小时,离奇死亡
  2.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3. 竹山法院受理胡月英医疗纠纷案件
  4.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5. 误诊引发的医疗赔偿案件
  6. 贵医附院护士站发生病人家属打砸事件
  7.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