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6

 
431827
[案情]

案情概述

原告陈*云、李*兰的儿子陈*坤于2007年4月22日患病,出现高烧和呕吐症状。原告先带儿子到本村诊所就诊,医生以重感冒治疗并开了相应药物。然而,病情在4月24日反复出现,原告夫妇再次带儿子到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就诊。接诊医师李*明询问病情后,以重感冒治疗。经过静脉点滴,患儿症状有所缓解,原告夫妇带着孩子离开医院。然而,当晚患儿病情再次恶化,出现呕吐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原告紧急联系被告单位,由急救车将孩子送往县医院,但最终患儿在凌晨2:40分不治身亡。

争议分析

针对该医疗纠纷,存在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

根据第一种意见,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应向原告陈*云、李*兰赔偿。理由如下:1、原告夫妇在4月24日上午带儿子前往该院就诊,并详细描述了病情,然而医师只将其当作一般重感冒,未发现脑炎的病因,属于误诊;2、当晚11:30分再次入院,护士无法找到静脉进行穿刺,导致抢救时间延误;3、当晚接诊的医师是无执业资格的助理医师,主治医师不在场,且业务不熟练。综上所述,患儿的死亡与医院存在过错责任,应予以赔偿。

第二种意见

根据第二种意见,被告医院不应对原告进行赔偿。理由如下:1、医院未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因此不存在权威性的责任依据;2、被告按照常规操作对患儿进行治疗,不存在主观故意或违规行为;3、作为初级医疗机构,医院的技术设备有限,对于一些疑难病症的误诊或误治并非故意或重大过失,因此不应承担责任;4、患儿在当晚9:30分病情再次恶化,但直到11:30分才送往医院,导致静脉通道已堵塞,无法进行穿刺,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这并非被告的责任,而是原告的责任;5、患儿上午是门诊就诊,晚上虽然接诊的是助理医师,但随后主治医师到场,且已无法使用药物。

第三种意见

根据第三种意见,医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应适当给予补偿。理由如下:虽然本案未进行医疗事故和过错鉴定,且医院在主观上没有过错,但是原告夫妇在孩子死亡后承受了经济支出和精神痛苦,这显然与医院的治疗行为存在客观因果关系,例如建议住院和转送上级医院等。因此,可以给予原告一定的经济和精神补偿。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2.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及具体标准
  3.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收费标准
  4.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和范围
  5.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
  6. 牙齿医疗纠纷怎么解决最快
  7. 精神病科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