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01
票据立法是由一系列技术性规则构成的,这些规则不仅满足商法的要求,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票据立法的核心目标是为票据的存续和发展提供支持。为了确保票据在经济上发挥作用,票据法超越了传统交易中个人的本位思维,将重点放在维护社会利益和第三方信任利益上。因此,票据法赋予了票据一系列的“特权”,如文义性、要式性和无因性等,以促进票据的流通和交易的实现。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由于票据法属于技术性规范,各国在进行票据立法时,并不需要受到一般社会伦理道德的限制。相反,应该从维护交易安全和票据流通的角度出发,兼顾对社会相对正义的保护。我们不能因小失大,混淆主次。换句话说,制定票据规则时,我们应将是否有利于票据流通和交易安全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并将其纳入票据规则的组成部分。这不仅需要具备票据法的技术性特点,还应体现和严格遵循票据立法的根本理念。无论是制定票据签章规则还是运用这些规则时,都必须以最大化票据流通和交易安全为核心,绝不能妨害票据流通并损害交易安全。这是衡量票据规则合理性的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