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机构超出业务范围活动的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老年人保障法律知识

养老服务机构超出业务范围活动的如何处理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0-07-21

 
176564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社会上养老服务机构是不足的,所以国家推出鼓励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那么养老服务机构超出业务范围活动的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养老服务机构超出业务范围活动的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养老服务机构超出业务范围活动的,地方民政部门应当将其列入本辖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进行联合的惩戒。

《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

第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被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惩处的同时,地方民政部门应当将其列入本辖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书面抄报相关主管部门:

(一)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二)因养老服务行为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

(三)以非法集资或者欺骗手段销售“保健”产品等方式诈骗老年人财物的;

(四)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无故拖延,逾期不改的;

(五)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主要或者直接责任的;

(六)存在采取虚报冒领等方式骗取政府补贴资金等涉及财政资金违法行为的;

(七)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八)不按照规定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九)其他违反养老服务管理有关规定的严重违法失信情形。

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应当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赡养义务能否约定免除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其虽通过协议对赡养义务进行了约定,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为法定义务不能通过协议予以免除。

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义务,是不能通过约定来加以排除和限制的,虽可变更赡养方式,但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与法律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该案中两兄弟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人为的将两老人分开赡养是违背社会公德的,且其通过协议的方式企图对一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行为也为法律所不容。虽然两兄弟认为自己已经通过分别赡养老人的方式对老人尽了赡养义务,但其仅是对父母一方尽了赡养义务,对另一方的赡养义务却不能因此而免除。所以其所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其对父母均应尽赡养义务。

延伸阅读
  1. 吉林公司合并债务纠纷如何找律师?
  2. 贵州公司合并债务纠纷如何找律师?
  3.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意义和目的
  4. 厂子搬迁员工不去有赔偿吗
  5. 救助合同的订立

社会保障热门知识

  1. 2020年是否会取消女工人50岁退休?
  2. 犯罪人员养老保险的处理方式
  3. 高利贷利息是否合理?法律界的解读
  4. 房屋中介收费的法律要求
  5. 由谁决定是否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6. 在哪里做财产公证
  7. 支付宝转账招嫖被钱能报警吗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