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23
1. 处理医疗事故应遵循公开、公平、工作化和及时便民的原则,务求实事求是,不得歪曲事实。在定性上要有明确的标准,责任要得以明确,处理要合理恰当。
2.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严重功能障碍受损。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轻度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其他人身损害。
根据我国相关条例,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有相应的处理程序。
1. 医务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认真细致的诊疗服务。
2. 医疗机构应注重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管理法律的培训,并培养其职业道德。
3. 需要监控医疗服务质量,可以设立相关人员对医务人员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咨询。
4. 医务人员应如实填写患者病历,并妥善保管。
5. 不得伪造、修改、销毁或隐匿患者病历。
6. 应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复印或复制患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