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18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于企业拖欠工资的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仲裁时效期间会中断。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诉讼时效期满时,债务人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强制义务人履行其承担的义务。然而,一旦诉讼时效期满,权利人的请求将不再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满后,义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其义务,但权利人仍然可以行使其请求权。如果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并且查明无中止、中断或延长的事由,法院将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并支持其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