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23
合同的不适当履行包括部分履行、迟延履行、瑕疵履行等情形。
在一方当事人部分履行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是不完全适用,而是按比例适用。这意味着定金罚则可以分割适用。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消失的前提是主合同债务得到全部履行。如果主债务的任何一部分未得到履行,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就未完全消失,对于该部分未履行的债务依然应当适用定金罚则,以保证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趋于平等。因为合同义务的任何一部分未得到履行,非违约方都会因此受到损失,违约方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部分违约方当事人并未因其部分违约行为而受到应有的惩罚,实际上就是放纵了违约行为。定金罚则的分割适用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体现定金的担保作用。
在迟延履行或瑕疵履行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是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限制:
定金罚则的适用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定金具有双向担保的作用,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惩罚违约行为,而在于担保或督促当事人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的任何违约行为都构成对设定定金担保目的的违反。我国《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17条、第18条对不完全履行合同情形作出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执行案件中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况适用定金罚则作出了司法解释。因此,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定金的违约制裁效力得以发生的条件是"不履行",包括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迟延履行、不能履行等违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