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4-19
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违约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下,是不能要回定金的。以买房为例,购房者签订合同并交付定金后,如果因个人原因反悔不购房或未能成功办理贷款手续,即属于自己违约的情形。
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返还定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商家违约,可以要求对方双倍返还定金。
对方违约的判断主要依据合同的约定。以买房合同为例,开发商违约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买家违约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如果商家违约并拒绝返还定金,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双倍返还定金以及支付相应的利息损失。在起诉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如双方签订的合同、对方未履行合同的证据、民事起诉状等。
定金罚则适用的条件如下:
(一) 前提是存在违反有效合同的行为。
(二) 定金罚则一般只适用于不履行合同的情况,对于部分履行的情况,定金罚则只能针对不履行部分适用。
有学者认为,违约定金只在债务人拒绝履行和不能履行两种情况下产生罚则效力,逾期履行和不完全履行发展到不能履行时才会产生罚则效力,否则不会产生不返还或双倍返还的效果。我们认为,合同义务的“不履行”应包括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迟延履行、不能履行等多种违约情形。定金的作用是双向担保,其根本目的并非惩罚违约行为,而是担保或督促当事人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因此,任何违约行为都构成对定金担保目的的违反。
我国《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17条和第18条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形作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执行案件中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况适用定金罚则作出了司法解释。因此,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定金的违约制裁效力只有在“不履行”情况下才会发生,包括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迟延履行、不能履行等违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