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不按时付款有什么后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法规法律知识

购房者不按时付款有什么后果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7-21

 
159136
购房者与卖房者就买房的问题讨论好了,双方也决定继续要买房了,也约定好了交付房款、签订合同的日子,但是卖房者却遇到了购房者迟迟没有户口的情况,导致交易破局,那么,购房者不按时付款有什么后果?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1、现售房地产的受让人不按约定期限给付价款的,应当比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支付违约金;因受让人过错造成转让人损失的,受让人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当负赔偿责任。受让人超过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时间九十日仍不给付价款的,转让人有权解除合同,但受让人与转让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预售房地产的受让人不按期给付价款的,按下列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1)受让人给付的金额达应付价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受让人应当比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向转让人支付延期付款违约金;

(2)受让人给付的金额不足应付价款百分之五十的,转让人可要求受让人支付违约金。受让人超过合同约定时间九十日仍不给付应付价款的,转让人有权解除房地产买卖合同。

开发商逾期交房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该怎么办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该条规定确立了违约金数额的调整规则,也就是说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确实可以依据司法手段突破当事人约定将其“削低”,那么具体又是依据怎样的标准来进行“削低”的呢?

在司法实践中,各个法院和仲裁机构判断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损失,一般都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相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9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为标准适当减少。”

然而真实情况是,如何认定开发商逾期交房对购房者造成的损失一直以来在司法实践中都是一个难点,因为很多时候无法认定购房者损失,没有一个度,也就无从比较是否过分高于或是过分低于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如果合同中对逾期交房违约金未作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延伸阅读
  1. 采购合同
  2. 建筑工程施工备案流程详解
  3. 协议编号:________
  4. 水利工程承包合同
  5. 房产购买合同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科研用地的抵押权问题
  2.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
  3. 使用年限
  4. 注册公司办公场所要求及选择
  5.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6.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7. 婚前购房的房产加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玉石买卖合同范本
  2. 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3.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4.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