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业主应如何维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业主应如何维权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5-02-17

 
157592
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现象屡见不鲜,业主应如何维权?双方应签署保密协议,开发商或物业公司对业主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及物业合同时留下个人联系方式有保密的义务,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或个人向他人泄露、出售业主个人信息,就违背了合同附随的保密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信息泄露问题及法律空白

个人信息泄露的现状

许多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经常接到各种销售电话,他们对自己的个人资料是如何泄露出去的感到困惑。无论是手机还是家庭电话,都经常收到中介、保险销售员或其他销售人员的电话。甚至有业主在洗车时发现,自己的个人详细资料竟然出现在洗车行的记录中。他们突然想起,这些资料是他们在购房时填写的。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最近购房的周女士也频繁收到中介的电话,以及一些商铺邀请她去看楼的电话。她询问销售人员:“你怎么会有我家电话呢?”销售人员回答说:“我以前在××地产公司工作过,周小姐,你买过他们的房子,你的资料我们就有。”周女士感到愤怒,并表示对此表示抗议。然而,销售人员却理直气壮地回应。

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空白

个人信息被泄露已经不再是新闻。在购房时,业主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提供个人资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开发商可以超出此范围使用所掌握的客户资料。一些专家提出,双方应该签署保密协议,开发商或物业公司对业主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和物业合同时所获得的个人联系方式有保密的义务。如果开发商、物业公司或个人向他人泄露或出售业主的个人信息,就违反了合同中的保密义务,并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缺乏法律规定的问题

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规定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或处罚此类情况。如果业主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在签订协议时提出要求,要求商家签订保密条款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权益。通过条款约定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别人拿我的身份证能干什么坏事?
  2.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3.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4.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制作何种信息
  5. 下网络教育机构泄露个人信息造成的个人财产损失如何处理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房屋漏水的处理程序及责任划分
  2. 相邻权原则与相邻关系的处理
  3.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4. 签完购房合同后的退房权利
  5. 成立业主委员会所需材料
  6. 业主委员会决定的撤销程序
  7. 房屋采光权的法律规定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软件系统合同
  2. 技术岗位保密协议范本
  3. 设计公司保密协议范本
  4. 设计创意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