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5

 
383167
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一些人不小心将其他人的信息给泄露出去,比如他人的电话号码、私密的照片等等。在泄露了他人隐私之后引起了热度,泄露隐私者才担心后果,那么,网上泄漏别人隐私犯法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侵权责任法的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和财产权益。

根据第三条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危害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的持续骚扰:个人信息泄露后,个人的电子邮箱可能会每天收到大量垃圾邮件,主要以推销为主,内容杂乱无章且缺乏创意。此外,个人还可能经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其中包括推销保险、装修和婴儿用品等。

2、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他人的个人信息,复制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信用,办理各种信用卡并进行恶意透支消费。银行可能会将欠费的催款单寄送给身份证的主人。

3、不法活动导致案件事故: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导致被警方传唤或法院传唤出庭。

4、账户资金被盗用:不法分子办理一张他人的身份证,然后挂失其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重新办理卡并设置密码。如果个人长时间不使用银行卡,可能会发现账户中的资金已经消失。

5、个人名誉受损:个人信息泄露后,任何与个人相关的事件都会与其联系起来。他人以个人名义进行的不良行为都会归咎于个人,即使最终证明清白,个人的名誉也会受到损害。

三、《民法典》对隐私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

以上规定将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延伸阅读
  1. 窃听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2. 用监视器拍照是否合法
  3. 如何认定商标权案件的共同侵权
  4. 人身损害中财产损失的认定方法
  5. 超市卖假货几倍赔偿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一、名誉损害赔偿数额标准
  2. 侵犯隐私的行为及法律规定
  3. 有转账记录能把钱追回来吗
  4.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5. 人身侵权和财产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6.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7.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程序?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