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可诉性怎么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行为可诉性怎么认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5-25

 
133113

网友提问:以可诉性标准看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

律师解答:判断某一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可诉性,首先要看该行为是否是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其次要看该行为是否为法定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情形。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若干解释》规定的精神,拥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

相关法律知识:

行政行为可诉性的认定,关键在于审查其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否产生实际影响。上级行政机关就特定事项、针对特定对象对下级所作的批复、指示、指令、责令等内部行政行为,其虽然不是以外部相对人为直接相对人;但如果该行为具有导致下级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强制力,且对外部相对人产生了必然的、实际的和确定的法律效果,也就是说内部行政行为实际影响到了外部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时,当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此时该行为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内的可诉行政行为。

延伸阅读
  1. 法律咨询:规章在行政诉讼中只居于参照地位吗
  2.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3. 行政诉讼法案件有效期限
  4.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5.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
  2.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3.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4.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5.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6.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7. 案情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