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27
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提出了实施一定行为的合法申请。根据行政主体是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的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两类。需要申请复议的三类行政不作为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申请”。只有在行政主体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不依法履行时,才构成行政不作为。对于行政相对人对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不行使职权并不构成行政不作为。
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事项具有法定职责和管理权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行政主体作出特定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在被申请的行政主体的法定职责和管理权限范围内。此外,行政相对人申请作出一定行政行为时,也必须在被申请的行政主体的管理权限范围内,包括地域管辖、事务管辖和属人管辖范围。
例如,省级公安部门并不直接承办具体事务,行政主体只对其管辖区域内相应事务具有管理权限。如果申请人不按照管理权限要求行政主体作出一定行政行为,被申请的行政主体可以不予办理或答复。因此,申请人不能以行政主体不作为为由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主体未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实施一定的行为。对于一定行为的时间,虽然少部分法律法规已经作出规定,但大多数法律法规,包括《行政复议法》在内,没有规定明确的法定期限。在没有规定法定期限的情况下,学界主张根据多方面因素来确定一个合理时间,例如行政主体处理类似问题的惯用时间、事件本身的难易程度、行政主体的主客观条件、有无法定阻碍事由等。根据这个合理时间作为基准,确认是否存在不作为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