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2-27

 
133028

申请要件

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提出了实施一定行为的合法申请。根据行政主体是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的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两类。需要申请复议的三类行政不作为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申请”。只有在行政主体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不依法履行时,才构成行政不作为。对于行政相对人对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不行使职权并不构成行政不作为。

职权要件

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事项具有法定职责和管理权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行政主体作出特定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在被申请的行政主体的法定职责和管理权限范围内。此外,行政相对人申请作出一定行政行为时,也必须在被申请的行政主体的管理权限范围内,包括地域管辖、事务管辖和属人管辖范围。

例如,省级公安部门并不直接承办具体事务,行政主体只对其管辖区域内相应事务具有管理权限。如果申请人不按照管理权限要求行政主体作出一定行政行为,被申请的行政主体可以不予办理或答复。因此,申请人不能以行政主体不作为为由申请行政复议。

期限要件

行政主体未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实施一定的行为。对于一定行为的时间,虽然少部分法律法规已经作出规定,但大多数法律法规,包括《行政复议法》在内,没有规定明确的法定期限。在没有规定法定期限的情况下,学界主张根据多方面因素来确定一个合理时间,例如行政主体处理类似问题的惯用时间、事件本身的难易程度、行政主体的主客观条件、有无法定阻碍事由等。根据这个合理时间作为基准,确认是否存在不作为的事实。

延伸阅读
  1. 平级为公事送礼是否构成受贿罪的讨论
  2.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
  3. 合同生效要件批准手续的必要性
  4. 专利实施许可未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
  5. 交通肇事罪的行政处罚问题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一、证据提交规定
  2.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3.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4.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5.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6.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7.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