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举报查处结果不符是否可以行政诉讼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法律知识

对举报查处结果不符是否可以行政诉讼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3-12-03

 
132690

韩某对淮安区城管局行政处罚决定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第一种意见:行政诉讼主体适格

根据第一种意见,韩某作为一位关注公益事业的人士,对违法建筑进行了举报,并收到了淮安区城管局的回复和对违建的查处。韩某作为本案的利害关系人,对淮安区城管局的答复不满意,因此提起了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韩某具备行政诉讼主体适格,有权提起诉讼。

第二种意见:行政诉讼主体不适格

根据第二种意见,韩某不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因此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评析:行政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更为合理,即韩某不具有行政诉讼主体资格,对淮安区城管局的答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韩某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举报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但并没有诉讼的权利。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在本案中,韩某并非该行政处罚的相对人,而且与违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韩某的举报是出于公益目的,而非自身利益的追求。虽然韩某收到了淮安区城管局的回复,但这只是答复程序性权利的行使,并不意味着他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

因此,鉴于韩某不是该行政处罚的相对人,也没有与违建存在利害关系,对淮安区城管局的答复不服,他不具备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

延伸阅读
  1.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
  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3. 强制拆迁的时效性问题
  4. 自由选择制度
  5.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2.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4.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5.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6.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7. 案情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