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证据有哪些规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的证据有哪些规则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13

 
132585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及其特点

一、取证规则

取证规则是指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行政主体及其相对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遵循的程序、方法和条件。由于我国尚未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对于行政程序中的取证缺乏明确一致的规定。因此,司法解释通过对举证要求的规定,对取证行为进行规范。

二、举证规则

举证规则是指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或事实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是否合法、是否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赔偿责任的诉讼活动。

三、补证规则

补证规则是指当案件已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时,当事人依法主动或应人民法院要求补充相关证据,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诉讼活动。补证属于举证的一种行为,但二者是相对独立的诉讼行为。

四、质证规则

质证规则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行政法官主持下,对对方证人所作的盘问。行政诉讼质证指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在法官主持下,通过证据交换或庭审中,对对方展示的证据进行盘问,以影响法官的内心确信。

五、认证规则

认证规则是指法官对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辨认、质询、说明、解释,以确定证据的有效性的活动。认证的价值在于提高证据的可采性,寻找可定案证据,为审查判断提供准备。

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行政诉讼的证据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一、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

二、物证

物证是指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

三、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通过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四、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直接或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用以证明案件事实。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

五、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陈述是指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六、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

行政诉讼证据具有以下特点:

一、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行政诉讼证据所要证明的最终事实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二、被告承担法定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

三、被告不得自行收集证据

行政诉讼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证人和原告收集证据,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四、人民法院有收集证据的权力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收集证据的权力,但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判断证据。

延伸阅读
  1. 矿业污染拆迁怎么补偿
  2.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效力
  3. 保险公司确认骗保的程序
  4.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
  5.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2.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3.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