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8-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申请复议后,不服复议结果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结果不服的,可以上诉或者申请再审,那么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有什么期限?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法律规定,行政案件再审的审查期限为六个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再审申请案件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进行审查。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审查期限可以延长,但必须由本院院长批准。
再审申请的材料和程序
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必须提交再审申请书等相关材料。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可以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的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给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此外,人民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相关材料,并进行询问。
审查期限的延长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再审申请案件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进行审查。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审查期限可以延长,但必须由本院院长批准。
询问当事人和新证据的使用
人民法院根据审查再审申请案件的需要,有权决定是否询问当事人。如果新的证据可能推翻原判决或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询问当事人。
行政诉讼判决后,原告可以申请再审吗?
再审申请的条件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对法院判决不服时,可以依法申请再审。然而,原告申请再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存在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裁定。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类似,原告在获取新证据时,如果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获得,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特定证据,例如由国家机关保存的需要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以及其他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2. 原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对于这个证据的认定,需要在能够提供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不能依法申请再审。3. 据以作出原判决或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如果原先的处理方法被撤销或变更,已经根本改变原来的安排,原告发现有不对之处,可以依法申请再审。4.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由于此类行为严重影响案件判断,原告申请再审将会得到支持。
上诉和再审的区别
对于未生效的行政诉讼判决不服的,原告可以依法提起上诉。这与再审是完全不同的制度。原告需要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原告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要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原告逾期不提起上诉,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将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