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6-18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证据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依职权主动调取证据。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的调取范围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相关事实认定;二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或第三人在举证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取证据。根据行政证据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以下三种证据材料:一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需要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二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三是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证据规定将申请人限定为原告和第三人,而被告不在此范围内。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调取证据申请时,应当提交调取证据申请书,并清楚说明证据持有人的基本情况、拟调取证据的内容、申请调取证据的原因及要证明的案件事实。
人民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调取证据条件,应当及时决定调取;如果不符合条件,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发送通知书,说明不准许调取的理由。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后的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提出一次书面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作出答复。如果根据申请调取的证据未能取得,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网站还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