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防卫的限制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扭送法律知识

无限防卫的限制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41 更新时间:2023-11-08

 
118800
对于防卫,有无限防卫一说,对于无限防卫,走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不受限制的防卫。无限防卫有时会造成凶犯的一定死亡。那么,需要负一定的刑事责任吗?

无限防卫的限制条件有哪些

限制条件之一:适用行为的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无限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情况下,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然而,这种观点认为无限防卫可以不受一般防卫的限制,即防卫时间、防卫手段和防卫结果都可以不受限制。然而,仔细研读刑法的规定,可以发现这种观点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刑法规定无限防卫的限制条件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与正当防卫相比,无限防卫的适用范围要小得多。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侵害行为,而无限防卫仅适用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因此,可以实施无限防卫的侵害行为仅限于对人身权益的严重侵犯行为。

限制条件之二:侵害行为的程度限制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可以实施无限防卫的侵害行为共有六种,其中包括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法律规定的严重犯罪行为,这些行为易于理解和把握,不应再有争议。而"行凶"和"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则是需要酌情判断的侵害行为。对于这两种侵害行为是否应与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一样达到构成严重犯罪的程度时才可实施无限防卫,成为了无限防卫争论的核心。在作者看来,可以对侵害人实施无限防卫的"行凶"和"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侵害行为,应该与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一样,达到构成严重犯罪的人身侵害行为。这样的限制条件是为了防止无限防卫滥用,保障人权至上原则的实施。因此,无限防卫虽然赋予了防卫人可以剥夺侵害人生命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权力,但在刑法的规定下,无限防卫的适用仍然受到限制条件的约束。这些限制条件的设定旨在保护人身安全,防止滥用无限防卫权力,确保正当防卫的合理运用。
延伸阅读
  1. 打人怎么做无罪辩护
  2. 可以对紧急避险的人进行正当防卫吗
  3. 打人无罪辩护怎么判
  4. 反抗家暴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5. 正当防卫的刑事责任如何处理?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派出所探监证明格式
  2.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3.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4. 逮捕的前提条件
  5.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6.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7.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