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4
暂予监外执行,又称延期执行,是指由于特殊原因,罪犯不适宜在监狱或劳改场所内执行刑罚,需要改变执行时间或地点的一种变更程序。暂予监外执行一般由原审法院决定,当暂予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刑期未满的罪犯应及时收监执行。
在中国,人民法院在宣判时决定暂予监外执行,需要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暂予监外执行由罪犯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执行机关应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基层组织或罪犯原所在单位应协助监督。当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罪犯应及时收监,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时,应及时通知监狱。刑期届满的罪犯不再收监,由原关押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机关办理释放手续。
对于罪犯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情况,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并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罪犯所在单位可提供伪病、伪病诈病以及自杀、自残蹬情况供医生参考。对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监狱应提出书面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批准机关应及时通知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对罪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当,应在接到通知后的一个月内将书面意见送交批准暂予执行的机关。批准暂予执行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意见后,应立即对监狱执行罪犯的监督改造。
罪犯在出监之前,监狱应填写《罪犯出监后登记表》,连同批准监外执行决定一并送交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原关押监狱应及时进行罪犯的监督改造。
罪犯在监狱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原关押监狱应按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或假释的申请。
当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对刑期未满的罪犯,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监狱收监;刑期届满的罪犯,由原关押监狱办理释放手续。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时,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办理释放手续。
对于家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罪犯,可以将罪犯及其档案材料转交给居住地的监狱管理机关,由该机关指定就近的监狱负责管理。当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消失时,罪犯将被收监执行;刑期届满时,办理释放手续。
申请监外执行涉及到监狱、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多个部门,程序繁琐,一丝不苟。错误可能导致整个申请程序重新办理,而罪犯的身体状况无法等待如此长的时间。为了尽早使罪犯得到医治,建议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办理监外执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