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0

 
114758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一、犯罪客体的区分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所有权,但是侵犯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抢劫罪主要侵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敲诈勒索罪的侵犯范围更广,还包括公民的名誉权等。当行为人以威胁诋毁他人名誉来达到目的时,构成的是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分

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两罪的关键。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威胁来抑制被害人反抗,从而直接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一般通过要挟或威胁的方式,对被害人施加精神压力使其感到恐惧,从而被迫交出财物。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区分两罪的客观方面。

第一,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是行为人当面威胁使用暴力,并明示实施。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的,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传达;既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既可以由行为人本人,也可以由第三人传达。即使涉及暴力,只要没有当面威胁,就不能构成抢劫罪,只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二,行为内容不同。抢劫罪一般以杀害、伤害等实施人身暴力或威胁为手段。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更广泛,可以是暴力威胁,但通常是通过揭发隐私、毁坏财物、损害名誉等手段施加精神压力,要挟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的内容只要足以使被害人感到恐惧即可,不必实际产生恐惧心理。

第三,暴力程度不同。抢劫罪中的暴力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双重威胁,强度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使其不敢反抗。敲诈勒索罪的暴力主要表现为一种轻微的精神强制,不足以抑制他人反抗。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于严格地界定抑制反抗的标准,否则可能导致对罪犯的放纵,造成轻罪重判。在实践中,可以综合考虑暴力和胁迫的形式、手段、时间、地点等因素,结合被害人的年龄、性别、体力等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同样的胁迫对一个人可能足以抑制反抗,但对另一个人可能不足以抑制反抗。因此,在具体案件中,应以具体的人为标准进行认定,而不能以一般人为标准。如果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手段足以抑制个案被害人的反抗,应认定为抢劫罪;否则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第四,侵害的时空紧迫性不同。抢劫罪通过当场实施暴力威胁侵害被害人,如果被害人不当场交出财物,行为人将立即实施威胁的内容,强调行为手段和目的结果的时空同一性,被害人受到侵害是直接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没有紧迫性,行为人通常会威胁将威胁内容变为现实,设定某种不利后果的时间间隔较长,时空跨度较大,给被害人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余地。在判断时,不仅要考虑空间上的“当场”,还要考虑时间上的“当场”。行为人胁迫被害人当场交付财物,否则在日后将侵害被害人,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威胁,其目的不是为了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而是为了使被害人内心产生恐惧,利用其担心受到更严重侵害的心理,确定在将来某个时间交付财物。这样的暴力是敲诈勒索罪中要挟手段的强化,而不是抢劫罪的暴力,应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在实践中,不能仅因为当场使用暴力手段就一概认定为抢劫。

第五,被害人的意思自治不同。抢劫的被害人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丧失了意思表示的自由,处于极度紧迫的危险状态。除了当场交付财物外,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否则其生命和人身安全将受到侵害。而敲诈勒索的被害人没有完全丧失自由意志,仍然可以采取权宜之计,还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但由于精神上感到恐惧,有能力反抗却没有反抗,为了保护自己更大的利益不得不处分较大数额的财产,意思表示上存在缺陷。

第六,取得的非法利益不同。抢劫罪只能占有在场的财物,限于动产,并不对具体数额有要求。而敲诈勒索罪可以占有动产或不动产,甚至可以是财产性利益。占有的财物既可以是在场的,也可以是不在场的。但必须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

延伸阅读
  1. 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
  2. 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强卖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3. 强迫交易罪是否需要交易完成?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强迫交易罪并不一定要求交易完成才能定罪。即使交易未能完成,但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也可以定罪。
  4.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的本质区别
  5. 居某的行为是寻衅滋事还是敲诈勒索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国家刑法是否包含入室抢劫罪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