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2-04
在许多商家的“会员制”消费背后,隐藏着各种令消费者难以预料的陷阱,导致了许多消费纠纷。消费者应当警惕这些陷阱,以免受到损失。
例如,一位消费者在一家美发店理发时,被服务人员的热情服务所打动,加之理发师的技术也很好。在交款时,服务人员劝他办理一张会员卡,承诺可以享受打折优惠。由于面子和方便的考虑,他办理了一张300元的会员卡。然而,在以后的消费中,他发现服务质量下降,而且经常无法得到他满意的发型。他试图要求退卡并补偿之前的折扣,但美容店拒绝了他的要求,理由是会员卡一旦售出就不予退款。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消费者身上。一位消费者花了1200元购买了一家美容院的会员卡,但该美容院突然倒闭,老板和服务员消失无踪。另一位消费者在一家健身俱乐部办理了一张会员年卡,但当她第三次去健身时,发现该俱乐部已经关闭。这些消费者只能向消委会投诉。
消费者在遇到会员制退费纠纷时通常面临两个主要难点。首先,商家通常不提供规范的合同文本,或者合同中存在不平等的格式条款,以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责任。此外,一些会员卡上还注明“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其次,由于缺乏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作为调解依据,调解会员制消费纠纷变得更加困难。
消费者在选择会员制消费时,应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商家,以降低遭遇陷阱的风险。
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制消费时,应明确了解退卡、退会、退费的具体途径与方法,避免误入不法商家的圈套。
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风险要有充分的预测,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监督管理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对会员制消费模式实行保证金制度。商家在发展会员制度之前需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并由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监管,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