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1、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
根据股东知情权诉讼的判决书要求,被执行人应当在一定时间内为申请人提供某年度股东会议记录、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供其查阅。在执行实践中,申请人通常要求查阅股东会议的原始记录,而被执行人则通常只提供历届股东会议对议事决议的文本。申请人可能会提出抗议,认为股东会议决议只记录和反映了会议结论,并不能真实反映股东会议的过程和情况,因此无法满足申请人对股东知情权的要求。尽管修订后的公司法将股东可以查阅的范围扩大到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公司会计账簿,但对于这六类资料的具体形式并没有规定。因此,筆者认为,在执行过程中,股东知情权案件涉及的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应包括股东会议决议记录和相关财务报表,但不包括形成这些记录或报表的原始材料或数据。然而,随着公司法的不断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股东会议的记录内容,有利于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过程有更明确的了解,从而保护那些无法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中小股东的权益。同时,详细和规范的会议记录有助于公司机构经营运作的正常化,并加强对管理层的权力监督。至于记录内容可能涉及的公司商业秘密问题以及股东在享受知情权后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问题,可以另行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法。
2、股东知情权与查阅权的关系
目前司法审判中涉及股东知情权保护的案件,大多采取要求公司提供相关资料供股东查阅的形式,即以查阅权来涵盖所有股东知情权的内容。如果公司向股东虚假提供经营情况,其行为当然侵犯了股东知情权,但这已经不属于股东查阅权所能调整的法律范围。在执行过程中,只要符合财务制度的形式要求(如制表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有负责人的审查签章等),执行机构就可以认定被执行人已经履行了提供真实财务报表的义务。
3、查阅权和复制摘抄权的关系
由于部分申请执行的案件是根据旧公司法作出的判决,所以申请人只有权查阅股东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没有复制权。然而,一旦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新修订的公司法已经颁布并开始实施,明确规定除了公司会计账簿需要征得公司同意外,其他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都可以查阅和复制。那么,执行阶段适用新修订的法律规定是否违反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二条的规定,对于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的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案件,如果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参照适用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对于发生在公司法修订之前的行为提起的诉讼仍然必须遵循旧公司法的规定,只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旧公司法没有规定的内容可以参照适用新公司法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旧公司法没有规定的事项,同样可以参照新公司法的规定来执行。筆者认为,参照适用新法符合当前对中小股东弱势主体保护的大趋势,也符合公司法修订的立法预期。因此,在此类案件中,可以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允许申请人对被执行人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复制,但受到诚实信用原则和正当使用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