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05
肯定的观点认为,知情权是股东的法定权利,既然公司法没有规定知情权必须由股东本人亲自行使,股东当然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行使。
否定的观点认为,知情权只能由股东本人行使,如果股东委托他人代为行使,公司有权加以拒绝。理由在于,依照公司法规定,知情权的主体是股东而不是其他人,股东委托的其他人不是公司股东,也就无权查阅、复制公司的相关资料。
股东知情权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知情权的主体性和限制性方面。一方面,股东知情权被认为是股东的法定权利,但并没有明确规定知情权必须由股东本人亲自行使。这意味着股东可以选择委托他人代为行使知情权。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知情权的主体应该是股东本人,而不是其他人。这是因为公司法规定,知情权的主体是股东,而非其他人。因此,股东委托他人行使知情权可能会引发公司的拒绝。
在强调股东知情权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平衡对公司利益的保护。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特点使得公司的相关资料,特别是财务账簿,往往包含着公司的重要商业秘密。因此,允许股东委托他人代为查阅可能会带来股东道德风险。
一些小股东可能会将股东知情权作为交易对象出售给公司的商业对手,这对公司来说是一种无法控制的风险。因此,公司有权拒绝股东委托他人代为行使知情权,以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
从理论上讲,任何权利的主体都是权利人本人而不是他人。然而,对于非专属性权利而言,并不要求权利人亲自行使,如股东选举董事的权利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同样地,知情权并非一种专属性权利,也并不要求权利人亲自行使。在现实中,股东本人可能由于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或其他方面的限制,无法理解公司会计账簿等资料。因此,委托他人代为行使知情权成为股东唯一的行权途径。
因此,股东有权委托他人代为行使股东知情权,除非公司能提供证据证明股东委托他人行使知情权存在不正当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