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是否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问题。在我国,羁押并不必然构成国家赔偿责任,需遵循特定法律规范和限制条件。错误拘留或逮捕无犯罪事实或重大嫌疑的人员,在再审过程中被判决无罪且已执行刑罚的,可获得国家赔偿。赔偿标准包括人身自由受侵犯的赔偿金、生命健康权受侵害的
脱逃罪的四个要素: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脱逃罪侵犯的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客观表现为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主体为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和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的已决犯。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目的是逃避羁押和刑罚处罚。脱逃罪的量
非羁押诉讼的定义和原则。非羁押诉讼适用于罪行较轻的个案,是在不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诉讼方式。其实施应遵循积极适用与严格慎重、保证诉讼与保障人权、惩罚犯罪与化解矛盾以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原则,旨在保障被告人的权益,确保诉讼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是治安拘留,最长期限为15天。如果涉嫌犯罪,则会根据刑事拘留期限、逮捕后的侦察羁押期限以及检察院
看守所羁押时间的最长限制及相关法律规定。拘留时间通常不超过十四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三十七天。公安机关对被拘留者进行讯问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如不应当拘留则必须立即释放。逮捕程序需公安机关书面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重大案件可派员参与讨论。检察院在审查逮捕时
人犯在羁押期间一般不可以会见和通信。但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61条和第132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
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监视居住地址在被监视者的住所,刑事拘留是在看守所。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被监视居住的犯罪
上诉人:张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汉族,2013年5月22日因涉嫌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2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公安县看守所。上诉人因不服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鄂荆州中刑初字第09号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一审法院在量刑时没有考虑毒品并未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了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强制犯罪嫌疑人到案的手段和方法。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强制措施。在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方法中,只有逮捕和羁押两种与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相对应。这
《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我国国家赔偿法强调“无罪”,受害人有犯罪事实而被拘留或者逮捕的、轻罪重判或犯此罪而被宣判彼罪的情形,不属于国家赔偿法上的“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和“错误判决”的范围
刑事拘留一般不超过14天,最长不能超过37天。如果,这时候还不能批准逮捕的,应当解除强制措施。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
我国《刑法诉讼法》规定:对于人犯拘留期间的羁押期限最长为11天。拘留后的24小时内对人犯进行第一次讯问。认为需要对人犯加以逮捕的,公安机关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3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羁押时间最长为一年半左右。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一个月内查出犯罪证据的,报检察院批准逮捕,没有查出犯罪证据的予以释放。检察院认为构成犯罪的,向法院起诉。检察院认为有可能构成犯罪但是证据不充分的,退回公
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拘留、逮捕的年月日,在押被告人的羁押处所。如果是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写明姓名、案由、案件来源,如“被告人***盗窃一案,由***公安局侦查终结向本院移送审查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
因涉嫌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于2014年6月13日被刑事拘留,2014年6月2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XX县看守所。XX县人民检察院以修检公诉刑诉1XX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尹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于2014年8月1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判决生效后,被告人尹某某采取长期躲避、假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