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羁押诉讼的定义和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法律知识

非羁押诉讼的定义和原则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3-23

 
402730
法律要求,对犯罪主体、主观方面、适用的刑罚、认定的证据和犯罪的形态应依法合理界定适用范围。而非羁押诉讼作为一种诉讼方式,它具有什么原则?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什么情况下适用非羁押诉讼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非羁押诉讼的一些法律知识,希望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非羁押诉讼的定义

非羁押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审理裁判的一种诉讼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罪行较轻的个案。

非羁押诉讼的原则

非羁押诉讼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积极适用与严格慎重相结合

在适用非羁押诉讼时,应积极考虑其适用性,并在确保案件处理严谨的前提下,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保证诉讼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在进行非羁押诉讼时,需要平衡诉讼的正当程序和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确保被告人享有公正审判和辩护权利。

惩罚犯罪与化解矛盾相结合

非羁押诉讼旨在惩罚犯罪行为,同时也应注重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合理的解决方式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

非羁押诉讼的实施应既注重法律效果,即对犯罪行为进行合理制裁,又要考虑社会效果,即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通过遵循上述原则,非羁押诉讼可以更好地保障被告人的权益,确保诉讼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延伸阅读
  1.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及争议
  2. 建立赡养法势在必行
  3. 法国民法典规定的国际契约管辖权原则
  4.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
  5. 第一章:公文的作用和原则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经审查不需要逮捕可变更强制措施吗
  2. 超期羁押的救济措施
  3. 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
  4. 羁押期限与刑期的折抵关系
  5. 拘传的定义和时间限制
  6. 刑事诉讼中传唤的法律规定及程序
  7. 逮捕的认定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强制措施解决方案

  1. 为逃避债务恶意无偿转移财产
  2. 为逃避债务恶意转移财产(有偿)
  3. 企业借贷纠纷
  4. 什么是合同违约
  5.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6. 欺诈性合同效力待定
  7.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彩礼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
  3. 最新经销商合作协议范本
  4.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