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应建账而嫌麻烦不建账,或应建复式账而建简易账,税务机关都将会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罚款可达10000元。不要理解为罚点款就可以不建账,其实是罚款之后还要建账。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做假账属于偷
质权人的行为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押财产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押财产。出质人与质权人约定的提存第三人可以是任何一个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质权人违反保管义务造成质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项赔偿责任是
本人已充分理解本人声明的法律含义和可能引起的法律后果,并自愿签署本声明。如本人未履行本声明项下的义务或存在其他违反本声明的行为,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继承人死后遗有财产:-----------------------------------------------------------------------------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举证责任是实务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当一方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时,是否要承担对方未同时履行的举证责任,实务上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应由行使同时履行抗辩的一方负举证责任,以证明对方未为给付或给付不符合约定。因为,否认权利存在的一方当事人
新修订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笔者认为,该条款原则性地确立了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本文拟就民事审判中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探
对于保险的概念,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发生合同规定的损失时给予补偿,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保险和储蓄都是人们应付未来
尽管在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软件最终用户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但法律工作者对相关规定有关上述问题的理解却有所不同。在著作权法范围内,软件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不承担侵权责任。《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
《侵权责任法》第57条规定了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规定的诊疗义务应理解为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尽到的,通过谨慎的作为或者不作为避免患者受到损害的义务,判
民事责任是指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义务后所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由特定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的原则。虽然这一原则在民法上已有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但在实践中,很多司法人员对此理论不重视或理解不深,导致在判决、辩论和法
一般情况下,存在瑕疵的产品是可以销售的,但是必须以“处理品”、“次品”等形式注明,并告诉消费者哪方面有瑕疵。《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
有争论就有探讨,本文现就76条的立法归责原则、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与举证责任及保险公司的赔付责任与诉讼地位的理解和适用进行探讨。从《交法》第76条的规定来看,保险公司以及机动车一方是否承担责任与自身有无过错没有关系,其不能以自己没有过错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在《担保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中,“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的表述应理解为:保证人本应承担保证责任。但由于出现了法定事由或当事人约定事由而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而,据以发生“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的事由也应属于保证责任的免除事由。(一)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
紧急避险过当即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危害),意味着紧急避险行为从有利于社会到有害于社会的转化,因而行为的性质也由合法行为转变为违法行为,而且这种违法行为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笔者认为做如此理解,即认为紧急避险过
我们认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损害为两辆或者两辆以上的机动车,且均投保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如机动车各方之间对损害承担连带责任,保险公司之间不应承担连带责任。如致害机动车承担连带责任,从而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如果在
工伤案件中请求权竞合,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赔偿能否重复享有。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办法确立了工伤保险与交通事故竞合时,工伤保险实行差额赔偿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