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4
1. 主合同解除并不导致担保合同的解除。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条的规定,担保人仍需承担担保责任,即使主合同解除。此处的主合同解除并不仅限于《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法定解除,还包括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约定解除的情况。
2. 担保人对主合同解除后的民事责任承担担保责任并非绝对的。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十条的规定,可以通过约定排除上述责任。为确保担保人对可预知的债权数额承担责任,建议在担保合同中约定,担保合同解除时,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即使无法完全排除主合同解除时的担保责任,也应尽力在约定解除的情况下排除担保责任。
3. 担保人应正确理解担保合同的从属性。对于主合同的变形,如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解除合同的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民事责任,都属于主合同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形。在债权债务关系上,这些责任与主合同债权债务保持一致。除非有特殊约定,担保人不能以担保合同的从属性为由主张免除对上述民事责任的担保责任。
对于拥有协议管辖条款的担保合同,实际上是附有条件的担保。因此,在主合同没有协议管辖条款而担保合同却有协议管辖条款的情况下,如果法院强行合并审理担保合同纠纷并改变协议管辖法院,可能会损害担保人的管辖利益,违背其提供担保的真实意愿。此时,如果按照担保合同的协议管辖法院进行合并审理,则可能对债务人构成“管辖突袭”,因为担保合同通常是在主合同之后订立的,债务人可能事先不知道担保合同的内容。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主合同和担保合同选择的管辖法院不一致,应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