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民法典》与《合同法》的关系以及合同法中的损失赔偿范围。新的《民法典》生效导致《合同法》及其相关解释失效,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的范围在合同法中都有明确规定。直接损失指因违约导致的现有财产损失和费用支出,可得利益损失指合同适当履行后可获得的财产利
《合同法》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时,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此外,还解释了书面形式的具体含义,包括合同书、信件及数据电文等。文章也提到了中国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书面形
承诺迟延的法律解释及原因。根据《合同法》规定,承诺超过规定期限或由于投寄信件等原因未按时送达都会导致承诺迟延。在这种情况下,要约失效,迟到的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合同也不成立。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后,除非及时得到要约人的确认,否则将被视为新的要约。
合同法对格式合同的特别规定,包括格式条款的订立、效力和解释方面。订立时,提供方需遵循公平原则,提示并说明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况包括违反合同法52、53条情形,以及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在解释上,应遵循通常理
承包合同法中甲方与乙方就某工程劳力施工承包事宜的协商和达成一致的内容。文章详细阐述了工程概况、承包范围、工期、工程质量标准、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标准规范、甲方责任和义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以及合同效力的认定。合同中规定了合同履行的原则、义务及借贷合同无效、有效和部分无效的情况。对于利率和复利问题,也给出了具体的解释和处理方式。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出借人在交付本金时预先扣除利息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理方法,其法律依据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在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理中,原告有权选择被告,法院也有权追加其他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人为共同被告。这些方法旨在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促使债务人共同防止和消除违法
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及性质。虽然传统理论和合同法未明确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但它对交易双方的民事权利确实有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解释中尝试对要约邀请的法律意义作出规定,实际影响不容忽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对要约人的拘束力和受要约人的拘束力,涉及双方的权
合同未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包括采取续约补救、合同解释或交易习惯补救等方法。同时,根据合同法第62条,对各类约定不明的情况也提供了明确的解决方式,如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解释质量要求,按政府定价或履行地价格确定价款等。当事人应严格按照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采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关于合同法的司法解释都需要了解的,了解相关的法律,对保障当事人利益是非常有帮助的,合同法司法解释目前有四部。第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没有借条的情况下,要想办法取得双方存在借款关系的其他证据,然后去法院起诉。第十七条规定原告仅依据金融结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当事人谁做甲方和乙方,应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法院是没有强制要求的。第三条 合
新的《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关解释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其他法律将由新的司法解释所替代。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出卖人交货逾期能不能退货,要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而定,如果合同约定可以退货的,就可以要求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