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户的股民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需亲笔抄录一份“风险提示说明”,此举重点在于提醒股民“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今,投保投*险、万能险和分红险3类新型寿险产品的客户同样也需要亲笔抄录一份“风险提示说明”,表明在投保环节中,知晓产品的特点和利益的不确定
从现行代理人的制度设计来看,我国保险法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地位“定位不高”,致使国内保险营销员的养老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保险营销员成为行业的边缘人,是导致各种问题的重要根源。大部分公司对保险营销员的业务量考核苛刻,导致居高不下的脱落率。从1995年第一批
新型人身保险产品开创了中国寿险市场的投资时代,改变了传统保险产品的保证保单承诺的现金价值的方式,保单的现金价值将随保单项下的资产价值的变动而变动。新型人身保险产品的推出,使保险从纯保障走向兼有保障、投资等多维功能,既是产品创新,又是制度创新,这种创新
有些公司在新型产品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公司不清晰的产权制度和尚待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只有建立了清晰的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险公司才能从自发的经营者转变为自觉的经营者,自觉地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建立规避风险、保证收
提及保险误导,消费者通常会习惯性地认为是在销售中遭遇了误导。《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实施要求监管者要做到从售前、销售、售后和持续披露的多个环节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性,“全流程”提高保险公司的强制披露义务。每一位购买商业保险
作为新保险法的配套规章之一,《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主要从销售、售后和持续披露等环节对保险公司的宣传销售行为进行了规范,旨在遏制销售误导。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方-力介绍,《办法》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对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分为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如果投保人选择购买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投保人应当详细了解投资连结保险的费用扣除情况,包括初始费用、买入卖出差价、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资产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用等;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
日前,为配合新《保险法》的正式实施,中国保监会正式公布了《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暂行办法》相比,新《办法》对六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规范。《办法》的出台对消费者
《公告》建议,由于新型人身保险产品一般保险期限较长,消费者在投保前须认真考虑自身的缴费能力,不要将短期内可能需要使用的资金用于购买此类产品,并慎重对待退保问题。此外,《公告》建议,消费者要如实填写投保单上的内容,一定要严格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亲笔签字确
答:此次出台的《办法》是对2001年底出台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2001年底,保监会在研究总结国内分红、投连、万能保险经验,借鉴发达国家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发布了6号令,对规范新型产品的信息披露行为,防止销售误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中国保监会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投保提示工作的通知》、《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其中投保提示和信息披露工作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也将于2010年1月1日起生效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是相对于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而言的,包括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等。什么是分红型保险?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险。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融保险与投资功能于一身的新险种。由于投资帐户不承诺投资回报,保险公司在收取资产管理费后,将所有的投资收益和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是指投资连接保险、**保险、分红保险等区别于传统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的人身保险产品。新型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兼具保险保障功能和投资理财功能,保险利益不确定,其本质是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理财产品有较大的区别,更不是银行存款的替代
《》已经2009年9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四条保险公司开办新型产品,应当制作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第七条保险公司在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中演示保单利益时,应当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向个人销售新型产品的,保险公司提供的投保单应当包含投保人确认栏,并由投保人抄录下列语句后签名:“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