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本国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他国产品无法进入该国市场或在进入市场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包括环境进口附加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
国际贸易理论始终在自由和保护的争论中发展,这种现象持续了200多年。运用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论价值。虽然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的正确性被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所证实,但是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的理论没有为后进的国家指明发
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仲裁协议,受各国法律的保护,除法院认为该协议无效、失效、或不能执行外,法院应强制执行当事人间业已订立的仲裁协议。《纽约公约》确立的倾向于执行仲裁协议的观念,算得上是仲裁协议方面的最大发展。1985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示范法》第8条
2008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速度达到173%,比上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中国出口持续下降,1-9月出口同比下降213%,全年出口下降已成定局,这是自1994年以来出口首次负增长。中国具有竞争优势部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包括植物产品、贵金属、食品、纸
[摘要] 本文从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分析入手,阐述了美国保护性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则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非关税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非关税措施从此成为各国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商标权的保护具有地域性,只有在申请商标注册后,才能在该国获得保护。因此,对于用于出口商品的商标,应尽早在销售国或地区申请注册,以免被他人抢注,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国际商业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企业迫切需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
世贸组织建立以后,各成员国关税下降,非关税措施受到了抑制和规范。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发达国家成员有意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下允许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使之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从而出现了国际贸易中商品的进出口由价格、关税调节变成
反倾销是GATT/WTO所认可的用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规范、保护进口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合法而有效的措施。但是,随着关税减让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来使用,以至于完全违背了GATT/WTO反倾销立法的初衷。
世界经济史表明,每当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要盛行,通常,反倾销案变化比世界经济趋势滞后一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欧贸易额已呈十几倍地增长,2003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并且欧中贸易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
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近年来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实施贸易保护的新宠,严重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更是影响入世后的中国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TBT的内涵、特点、成因、发展趋势,并扼要介绍WTO的《TBT协议》及其实施情况,以期对技术性贸易壁
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国际贸易中,这些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设置了障碍,限制了进口,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市场而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准则,这就构成了绿色壁垒。据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7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
中欧、中美纺织品争端,温州鞋被俄罗斯查抄,各国出台的技术标准,是2005年国际市场风云中备受人们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也是此类事件的高发期,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进入贸易争端多发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义乌作为一个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已冲击实体经济,影响日益加深,由于各国内部需求疲软,国际市场萎缩,各国企业都面临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为扶持和保护国内产业、防范国际市场萎缩导致的贸易转移,许多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
第一条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附设在中国国际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以仲裁的方式解决契约性和非契约性争议的常设仲裁机构。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经济环境下,贸仲委肩负着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吸引、鼓励、保护外商到中国投资,解决对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