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9-06
环境民事侵权是指由人为原因导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污染或破坏,从而损害公民民事权益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与传统的民事侵权相比,环境民事侵权具有以下特点:
环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其中的每个要素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其中某一要素遭到破坏或污染,可能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因此,环境民事侵权的对象通常是相当地区范围内的不特定多数人或物,甚至可能涉及到人类的后代。
环境民事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侵害结果具有潜伏期很长且不容易被发现的特点。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财产造成的损害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发现。有些污染物甚至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持续对周围人群的人身或财产造成侵害。与一般的侵权行为不同,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是持续不断的,不会因侵害行为的停止而立即停止,而需要在环境中持续一定时间。总之,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的潜伏期相当长,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环境民事侵权行为往往与经济发展相伴随,污染环境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创造社会财富和从事公共福利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正当性。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发展,许多环境侵权行为得到了政府行政机关的许可,为违法行为提供了一种行政合法性。因此,环境侵权行为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侵害,是一种可容许的危害。
现代环境侵权不仅是特定个人或企业的违法行为造成的,还有很多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日常行为累积造成的。在某些事件中,寻找加害人是极为困难的。对于受害者而言,确定加害人更加困难。
此外,环境民事侵权还具有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多样的加害原因等特点。
由于环境侵权危害范围广、受害人众多、赔偿数额巨大,传统的民法责任原则和侵权事后救济制度不公平地成为受害人寻求救济的障碍。为了避免受害人无法获得赔偿,保障企业不因赔偿负担过重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应建立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等多元途径的环境民事救济制度。
各国几乎都规定了由国家环境行政权对全国环境保护进行统一监管。环境保护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履行。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救济有利于及时、高效、妥善解决纠纷,有助于控制损害和恢复生态环境。
一些损害赔偿纠纷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在环境侵权诉讼中,法院应积极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审时度势,慎重立案,以利于纠纷的妥善解决。在司法解决环境侵害损害赔偿纠纷时,需要注意受害人对损失和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以及加害人对无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
在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存在特别的证明规则,主要包括举证责任倒置和司法鉴定的作用。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被告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被告需要举证证明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通常由加害人承担。如果受害人能够科学地证明损害事实与污染行为之间有联系,而加害人不能提供有力证据证明这种因果关系不存在,那么就推定存在因果关系。然而,在实践中,原告仍需对一些基本事实进行证明。
司法鉴定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定结论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在环境侵权诉讼中,鉴定结论通常用于确定污染程度、损害程度以及受害人身体状况与加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鉴定结论的使用有助于确保证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环境民事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等。在环境侵权诉讼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赔偿损失。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财产损失和由人身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一般来说,赔偿金额应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确定,不允许惩罚性措施的运用,遵循同质赔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