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品名称替换科学术语 是否构成虚假宣传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活动法律知识

以产品名称替换科学术语 是否构成虚假宣传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8-02

 
95415
[案情]

审判

原告**亚细亚药业有限公司起诉**康奇有限公司侵犯不正当竞争行为

原告**亚细亚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被告**康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宣传材料中使用虚假广告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双方均生产卫生部批准的褪黑素类产品,原告产品名为“眠*康”,被告产品名为“脑白金”,均用于改善睡眠。

被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原告指出,被告在宣传材料中错误地宣称其脑白金产品的主要成分是“脑白金”,并声称天然脑白金是体内“脑白金体”所分泌的激素。然而,根据医学定义,人脑内被**公司称为“脑白金体”的腺体实际上是松果体(松果腺),而被**公司称为“脑白金”的物质实际上是“褪黑素”。被告的违规宣传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被告的产品与其他厂家生产的褪黑素产品完全不同。被告利用这种改变人体器官名称的方式,误导消费者以扩大其产品的销量。这种行为符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所列的以虚假广告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被告辩称无不正当竞争行为

被告**公司辩称,首先,被告的脑白金产品具有改善睡眠和润肠通便两种功能,而原告产品仅具有改善睡眠单一功能,因此“脑白金”与“眠而康”并非同一类产品,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前提。其次,被告在生产销售“脑白金”及广告宣传时,原告还没有取得卫生部批文,更谈不上生产、销售。“脑白金”产品在时间上先于“眠而康”的客观事实,充分说明被告没有主观过错。再次,作为知名产品的“脑白金”在客观上也不可能与一般产品“眠*康”进行不正当竞争,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依据。

法院判决

法庭审理后,原告将赔偿请求变更为1元人民币。经审理,法院认为被告在宣传材料中使用虚假广告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被告的辩称不成立,原告的诉讼请求成立。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同时,被告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元人民币,并承担诉讼费及诉讼代理费。

延伸阅读
  1.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2. 案情简介
  3. 沙盘和楼房实体有差异构成虚假宣传吗
  4. 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分析
  5.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该怎么处罚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中对专利的使用具体的要求是什么
  2. 网上虚假广告的法律赔偿问题
  3. 可以伪造或者变造广告审查批准文件吗?
  4. 合作协议
  5. 国家工商局关于印发《广告审查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6. 工商广字[1996]第239号的颁布及目的
  7. 申请医疗广告审批的程序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