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购房指南法律知识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4-30

 
378345
前两天又有网友在业主群反应,求问团购电商费怎么退,就是那种团购优惠2万抢95折。他们发现开发商没有预售许可证,要去退钱却被翻脸拒绝,最后绕了一大圈打的市长热线解决的(感觉突然忘记了这个简单粗暴的维权技能)。这件事也算圆满结束,但是在买房的路上,陷阱环环相扣等着我们呢,躲过了这个,下个呢?

售楼广告中承诺的周边配套、园区配套、学区、车位等信息通常不会在合同中体现。购房者需要注意规划变更、绿地变停车场、房屋下方存在大水泵、道路开通时间不确定等问题。开发商往往以规划变更为由推卸责任,或者以合同约定不清为借口,购房者即使起诉也难以胜诉。建议购房者实地考察,保留广告单、楼书等宣传资料,并将广告宣传内容写入合同或补充协议中。这些资料可以作为追究开发商法律责任的有力证据。

陷阱2:内部认购

楼盘预售前通过低价进行内部认购,一方面是为了造势,另一方面是为了摸底。然而,这种行为是没有经过管理部门认可的,很容易在售卖、房产证、所有权等环节出现问题。建议购房者选择信誉好、实力雄厚、知名度高的楼盘,切勿因内部认购商品房所谓的价格优势而掉以轻心。

陷阱3:定金问题

在正式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双方可能会签订认购书。认购书的法律性质取决于是否包含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如房屋位置、楼层、总面积、单价、总价、签订正式预售合同的时间等。如果认购书包含这些条款,认购书具有合同约束力,当事人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认购书中约定的款项应视为解约定金,适用“定金罚则”。如果认购书没有包含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则认购书只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意向书”,购房者所支付的款项应退还。

建议购房者在支付购房定金时,一定要查看房屋产权证,核对信息是否与开发商介绍的相符。谨防开发商刊登的房产信息失真,导致购房者违约并损失购房定金。如果通过贷款购房,最好在支付定金前进行贷款预审。

陷阱4:按揭问题

许多开发商在售楼广告中明确提供多年的按揭和月供数,给人以轻松购房的印象。然而,提供按揭的是银行而不是开发商,还款的是购房者,每个购房者的情况都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呢?如果银行不批准按揭或者根本不存在按揭,而购房者已经支付了部分房款,那么购房者将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建议购房者在购买前先了解按揭政策,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按揭申请被拒绝时的处理方式。

陷阱5:特价抢购

“特价房”通常以“特价、低价、回馈”为名,吸引购房者的注意。然而,这些房子可能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户型结构存在问题。建议购房者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房屋信息,仔细权衡性价比,不要被抢购氛围和诱人的价格所迷惑。

陷阱6:合同空白处

开发商通常在合同中预留许多空白处,待双方确定后填写相关内容。购房者必须确保将这些内容填写完整,并填写有利于自己权益的内容,否则将为开发商提供作弊的条件。

陷阱7:物业管理

开发商强迫业主长期接受其指定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如果这些服务对业主权益造成伤害,属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购房者可以请求法院判决这些合同无效。

陷阱8:销售假象

销售处人头攒动,火爆异常,可能是开发商安排的“托儿”吗?销售业绩示意图上一片红是不是真的卖完了?饥饿营销已经被过度使用,销售场景的繁荣总会引发购买欲望。因此,假的火热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有专门从事“托儿”行业的人。购房者可以明确告诉销售人员,除了选中的房子,其他房子都不要;要求查看合同和发票,确认选中的房子是否真的已经售出;到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正确的房源销售数据,以免陷入“抢购”陷阱。

陷阱9:房屋面积差异

根据商品房销售合同约定,如果房屋面积与实际面积存在差异,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当面积误差超过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如果不退房,面积误差在3%以内的部分,房价款由开发商返还;超过3%的部分,房价款由开发商双倍返还。因此,建议购房者仔细了解开发商的相关资质和开发手续,重视楼盘宣传海报中的信息,并注意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的约定。

陷阱10:配套设施问题

不良开发商在推销楼盘时,会宣传园区周边的配套设施,如幼儿园、高档会所、小学、运动场、时尚商业街等。然而,这些内容通常不会写入合同,因为开发商无法保证这些配套设施的存在。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例如,开发商提供免费交通车,应明确是否长期免费;调查教育设施是否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观察周围是否有替代的配套设施。

陷阱11:证照问题

一个合法正规的开发商必须具备完整的“五证”和“二书”:《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然而,事实上许多开发商根本没有这些证照。当购房者要求查看这些证照时,开发商会说正在报批某项手续或者这些文件放在离售楼处很远的公司总部。如果购房者因此妥协签订认购书或合同,甚至支付了定金或购房款,开发商随时可能变脸。因此,购房者不要怕麻烦,一定要查看证照,因为如果“五证”不全,购房者可能无法获得房产证,商品房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延伸阅读
  1. 案情简介
  2. 沙盘和楼房实体有差异构成虚假宣传吗
  3. 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分析
  4.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该怎么处罚
  5. 购房如何识破开发商虚假宣传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房地产公司破产清算房产证的办理程序
  2.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
  3. 房产合同公证的要求
  4. 商铺产权年限的法律规定
  5. 延期交房违约金起诉书
  6.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7. 婚后买房需要配偶签字吗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