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保健品广告是违法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活动法律知识

哪些保健品广告是违法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0-05-25

 
95386
保健食品的投诉举报一直处于较高位置,更多的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大多数都是在听信了厂商的虚假宣传或者参加所谓的讲座而上当受骗。那么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哪些保健品广告是违法的呢?

目前保健食品的非法宣传主要有五大“陷阱”:

一是宣传药到病除,把保健食品等同于药品。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二是举办健康讲座诱导消费者。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三是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

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四是虚构所谓的权威证明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五是组织所谓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

不少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那么,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一般消费者主要从四个方面注意辨别保健食品:

一要认准“蓝帽子”。

外包装左上角有“蓝帽子”的就是保健食品,标识国产保健食品要有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国食健字”标识,进口保健食品要有“卫进食健字”标识”。

二要确认保健功能。

仔细参看产品包装上的说明书,确定产品的保健功能。目前,我国审批的保健食品一共只有27种保健功能,同一产品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功能,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分辨。同时保健食品的包装和相关广告上应标明以下忠告语:“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消费者如果没有发现上述忠告语,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慎重。

三要注意产品的禁忌。

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上注明了一些不适宜人群或禁忌,并要求企业标注在产品包装的说明书上。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很可能是假冒的产品:如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技”、“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

四是在保健食品广告中如果出现医疗机构的名字和形象,或者以医务人员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如果明示或者暗示适合所有症状及所有人群,宣称产品有治疗效果的,也应谨慎购买。

在选用保健食品时要注意是否适合特定对象,特别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保健食品。

延伸阅读
  1.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该怎么处罚
  2. 食品广告是什么意思
  3. 印刷品广告审批
  4. 违规保健食品广告案例---智友牌力加力胶囊
  5. 2015新广告法最新修订热点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带有“100%”算不算违法广告
  2. 如何进行广告的合法性审查
  3. 虚假宣传化妆品功效如何定罪
  4. 我国台湾地区公布《电子广告信件管理条例》
  5. 户外广告有哪些规定
  6.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
  7. 丰台区广告审批程序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