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广告法律效力制度适用范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悬赏广告法律效力制度适用范围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9-22

 
95338
悬赏广告是否应当受到法律保护,这在明确赋予其合法地位的国家,一般不生疑问:只要一个行为符合悬赏广告的客观外形,法律就承认其是一种法律存在,而不问其具体内容为何,也不问完成指定行为的人具有什么身份,都应受悬赏广告法律效力制度的调整。这样,如果悬赏广告符合特定的生效要件,就可以生效;反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德国、日本等民法就是这样规定的,这些法律文本提出的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认为悬赏广告不仅是形式上具有同一性的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无区别性的法律机制。可以说,这是主流的观点,诸多关于悬赏广告的学说均由此展开。

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制度的适用范围

对世型和对人型悬赏广告的区分

近来,基于法社会学的思考方法,有学者对悬赏广告进行了分类,分为对世型和对人型两种。对世型悬赏广告是指在实质意义上的悬赏广告,而对人型悬赏广告则只是采用了悬赏广告的形式,向特定的“隐蔽的人”发出寻求的意思表示。对世型悬赏广告具有进行效力判断的必要性,而对人型悬赏广告,如遗失物悬赏广告,则被认为是无效的法律行为类型。换言之,只有对世型的悬赏广告才适用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制度,而对人型悬赏广告不属于此范围,遗失物悬赏广告则属于无效法律行为类型。这种区别性观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提出了对悬赏广告进行区别性调整的主张。

对区分标准的探讨

然而,对于这种区别性观点是否妥当,仍然值得探讨。第一,从悬赏广告的内在构制来看,这种区分标准缺乏合理性。首先,悬赏广告是一个找人的机制。悬赏广告的发出目的多种多样,但共同之处在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到广告人的意图。对广告人而言,这些“他人”是不可知的,因此才借助悬赏广告来寻求能完成指定行为的“他人”。当这个“他人”出现时,也就是悬赏广告目的达到的时候,他就变得特定、具体和明确。无论是对世型悬赏广告还是对人型悬赏广告,都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对人型悬赏广告中的相对人潜在的特定化,就否认其不是悬赏广告。其次,悬赏广告中存在着优势机制。只有完成指定行为的相对人才能成为报酬的获得人,而不能完成指定行为的人则处于劣势地位,无法获得报酬,也就根本不能被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制度所容纳。这一点在对世型的优等悬赏广告中尤为明显,即相对人之间相互竞争,只有胜出者才能成为悬赏广告中的权利享有者。在对人型的悬赏广告中,同样适用优势机制,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优势的人不是通过竞争产生的,而是取决于其对信息的占有(如发现逃犯线索之人可以从悬赏追寻逃犯之人处获得报酬),或是对事实的掌握(如拾得遗失物之人可以从悬赏寻找遗失物之人处获得报酬)。只要这种垄断优势没有违法性,都不妨碍优势者成为悬赏广告的受益人。当然,这并不排除对人型悬赏广告也具有竞争机制的情况,例如发现逃犯线索的人可能有多人,但一般只能由最先向广告人提供线索的人取得报酬,这种情况下也存在竞争性优势机制。可见,这两种悬赏广告在内在构制上没有区别,因此这种区分并不太合理。
延伸阅读
  1. 对悬赏广告法律效力的界定
  2. 悬赏广告法律效力制度
  3. 悬赏广告法律规定
  4. 否定悬赏广告法律效力的三视点
  5. 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食品广告是什么意思
  2. 广告带有“100%”算不算违法广告
  3. 我国台湾地区公布《电子广告信件管理条例》
  4. 户外广告有哪些规定
  5. 广告公司申请经营范围广告业务需具备哪些条件
  6. 私自在自家店门口挂广告牌是否违法
  7.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