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9-04

 
364949
有些公司在网络或是其它的渠道发布了虚假广告,等工商局去到该公司要求下架该虚假广告,追究该公司的虚假广告法律责任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无辜,它们对虚假广告完全不知,那对虚假广告不知情会处罚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和《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虚假广告行为,相关部门有权责令停止并消除不良影响,并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或刑罚。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发现有虚假宣传的行为,相关部门(一般是监督检查部门)首先应责令其停止,并要求消除不良影响。同时,根据虚假宣传的情节严重程度,在一万至二十万的罚款幅度内进行金额处罚。

二、《刑法》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如果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

虚假广告罪的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广告经营的管理制度

虚假广告罪的犯罪对象是广告,特指商品经济广告。广告主体通过传导媒体向公众传递商品和劳务信息,引起消费者注意,并试图说服其购买或使用的公开宣传活动。广告经营管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活动,要求广告经营者经过注册审批登记,并且传播的广告必须符合规定要求,禁止制作、传播虚假广告。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正是上述管理制度。

2、违反国家广告管理法规,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

虚假广告罪的客观表现是违反国家广告管理法规,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宣传。这包括对商品的性质、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生产日期、有效期、售后服务,以及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等进行不真实的、带有欺诈内容的宣传。虚假广告的欺诈手段包括利用虚假的证明、证件行骗,挂靠知名企业及有关单位行骗,利用具有一定权威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行骗,利用社会知名人士行骗等。

3、特殊主体构成虚假广告罪

虚假广告罪的主体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构成。广告主指为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自行或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经济组织或个人。广告经营者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广告发布者指为广告主或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虚假广告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不真实的广告而故意进行虚假宣传。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一般都具有营利目的,但其他目的动机不影响本罪成立。

延伸阅读
  1. 虚假广告被罚20万,多次被控虚假广告如何处罚
  2.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3.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4. 套路贷共同犯罪的认定
  5.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电商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
  2. 欺骗手段宣传商品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3.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赔偿
  4. 加盟机构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5. 新广告法实施:对广告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
  6. 扩大宣传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