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悬赏广告的典型案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几个关于悬赏广告的典型案例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01

 
95310
王*辉诉董*帅悬赏广告纠纷案的案情是,1996年9月21日晚,莱阳市**实业公司经理王*辉下班时不慎将自己的皮包遗失在某公司门口,内有手持电话机一部,现金7100元,还有信用卡、单据、身份证和240吨化工原料的原始化验单。为了找回遗失物,王*辉打印了约20份寻物启事,张贴于街头和遗失地点周围的建筑物上,并在广播电台播出,均明确表示:"如有拾到包者,愿酬谢人民币1万元;有提供线索者,愿酬谢人民币3000元。"董*帅拾得该皮包,称其另有人拾得皮包,自己是提供线索者,要王*辉支付1.3万元。王*辉只同意给1万元。双方多次协商未成。王*辉报警,公安机关传唤董*帅,并将董拾得的皮包等物扣押,并以敲诈勒索为由对董予以行政处罚。1996年12月19日,董*帅向莱阳市法院起诉,请求**实业公司履行付酬义务。一审判决认为,被告发出寻物启事,明示了对捡到者的酬金数额,属内容合法的悬赏广告,应当履行;原告捡到包后又得知寻物启事的内容,即与被告联系并核对实物,是该广告的相对人,有权利享受酬金。双方就酬金数额的争论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判决原告将拾得物归还被告,被告按约给付原告酬金1万元。王*辉不服上诉。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依据《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关于"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的规定,认为遗失物的拾得人负有将拾得物归还失主的法定义务,没有向遗失人请求报酬的权利,故判决:撤销莱阳市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驳回董*帅要求王*辉给付1万元酬金的诉讼请求。

悬赏广告纠纷案件

案例一:提包失而复得

1996年3月5日,原告丢失了一个提包,内有现金10万元、各种票据等计款8万余元。原告随即在电视台和有线广播电台发布了寻物启事,承诺对拾到并归还该提包者给付1.5万元报酬。10天后,被告在回家的路上拾到了该提包,并立即前往原告指定的地点。被告要求原告在接收提包时履行承诺,给付1.5万元的报酬。然而,原告否认自己的承诺,只同意给付2000元。经过有关部门的调解,原告最终同意支付1万元。由于原告未能兑现承诺给付1.5万元的约定,被告坚持不返还提包。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原告应给付被告1.5万元,并要求被告归还拾得的提包。

案例二:商家售假纠纷

1996年1月,安徽**商厦与合肥市百货大楼等商家共同发起了"坚决不卖假货"的倡议书,公开承诺"商品计量,少一罚十;商品质量,假一罚十;商品价格,暴一罚十"。消费者王*明在前往该商厦购物时购买了一些假冒商品,并取得了确凿的证据。随后,王*明向**商厦索赔,但遭到拒绝。王*明随即向合肥市市中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厦支付货款十倍的赔偿。

一审法院认为,**商厦明知所售商品为假货,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关于商品质量假一罚十的承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因此没有法律效力。因此,法院无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只能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原告和被告对一审判决均不服,随后上诉至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商厦的销售行为合法,未以假冒伪劣产品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仅判决**商厦返还原告的购物款及利息。

延伸阅读
  1. 入职时的法律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2. 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之间的关系
  3.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4. 公司对外担保未经股东会决议
  5. 案例介绍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环保能源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市场开拓及推广协议
  2. 世界控烟框架公约的第四轮谈判
  3.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的责任
  4. 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分析
  5. 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措施
  6. 沙盘和楼房实体有差异构成虚假宣传吗
  7. 投资咨询服务协议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