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应如何进行确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农业法 > 农业法法规法律知识

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应如何进行确定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1-03

 
95103
植物新品种是指培育者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人工培育后,该植物具有新颖性、特异性等的特点,培育者对该品种命名后就成为新的植物品种。植物新品种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那么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应如何进行确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确定方式

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确定:

一、职务育种

如果是个人在执行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场地、繁殖材料及技术资料等)完成育种工作,那么育种属于职务育种,品种权属于其单位。对于非职务育种的情况,完成育种工作的个人将拥有品种权。

二、委托育种

委托育种的品种权归属应由委托方与受委托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没有合同约定,品种权属于受委托方。这意味着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委托育种的方式获得品种权,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三、合作育种

合作育种的品种权属于共同完成育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四、申请先后顺序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一个植物新品种申请品种权时,品种权将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如果同时申请,品种权将授予最先完成育种工作的人。

五、转让

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和品种权可以依法转让。品种权实际上也是一种商品,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交易。

如何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精选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品种

育种者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之前,应该精选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品种。申请一个品种权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如果是国外企业申请,费用还要更高。此外,品种权的持有者还需要每年交付年费。花卉园艺作物的品种较多,但种植规模有限,所以这笔费用相对较高。在申请之前,最好向品种权代理事务所咨询相关事宜,以避免走弯路。品种权代理事务所拥有农学、园艺、花卉和法律等专业人才,可以提供新品种权代理和咨询服务,并作为技术中介帮助品种所有者进行品种权的转让、许可、合作和开发等工作。

二、满足技术要求

一个植物品种是否为新品种,必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在农业或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范围内;具有新颖性;具有适当的名称;具有特异性;具有一致性;具有稳定性。其中,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植物新品种的实质审查内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新颖性的问题。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必须具备新颖性。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前,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1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然而,一些国外的花卉品种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10多年,得到了广泛认可,它们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并申请保护,但这不符合我国的要求,因此不能申请。例如,荷兰一家企业曾向农业部品保办申请7个菊花品种的品种权,但由于不符合新颖性要求,被拒绝申请。不过,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的规定,自名录公布之日起2年内,申请新品种的新颖性有4年宽限期,即在申请日前4年内有公开销售行为(以发票为准)的品种都可以申请;在名录公布之日起2年以后,只能在申请日前1年内有销售行为的品种才有权申请保护。

三、申请核心内容

申请新品种保护时,需要提供以下核心内容:适当的品种名称;详细交代新品种的来源,包括系谱图,详细叙述并公开申请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办法、步骤等;详细描述近似品种的特征特性;近似品种必须在形态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方面与申请品种最相近,并且与申请品种有血缘关系,并且是公知共用的已有品种。此外,在申请时还需要提供有关销售情况的说明,对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详细说明,以及适合种植地区和栽培要点的说明,并提供相应照片。

延伸阅读
  1. 植物新品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2. 种子法修订草案: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处罚力度加大
  3.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意义
  4. 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建议先修改相关的法规
  5.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法热门知识

  1. 村民自治组织形式及其法律地位
  2. 建设用地的分类及提供方式
  3. 关于农村建房事故赔偿问题的法律判决及评析
  4. 中央财政补偿国家级公益林的制度和标准
  5. 知识产权法包括什么呢
  6.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对象及申请保护的流程
  7. 申请植物新品种的材料及办理手续是怎样的
农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