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4-08
根据张店法院对近年来审理的破产案件调查研究,发现法院在审理破产案件方面存在一个困难,即企业债权难以实现。破产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在200%以上,而债权清收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破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管理上存在疏漏,债权形成时间较长,导致对外投资无法收回。此外,一些债务人企业已歇业、停产或转让、解散,债权难以落实;还有一些债务拖欠时间长,诉讼时效已过,难以处理。此外,债权数额不清也是一个问题。此困难导致了破产企业债权难以实现的情况。
大多数破产企业在申请破产之前已经多年资不抵债,长期停产,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导致职工生活极为困难。由于企业兴衰直接关系到职工一家人的生活,破产企业职工眼看饭碗不保,寄希望于政府和法院。然而,如何安置好职工并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要求成为一个难点。尽管法律规定了破产财产优先清偿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但清偿率较低,无法满足职工的要求。此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破产企业职工的保障和再就业安置困难,破产后职工的再就业和生活来源无法保障。由于劳动能力不平衡等因素,下岗分流职工的安置难以统一,容易引发职工不满,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问题难以解决。
大部分破产企业是经营多年的老企业,破产案件涉及到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各类合同关系,以及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等,法律关系十分复杂。同时,现行破产法律、法规较少,可操作性差,破产程序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破产企业政策性较强,尤其是涉及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还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成熟的规范程序,因此处理破产案件的法律关系十分棘手。
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根据法律规定,通知债权人,召开债权人会议,组建清算组后,主要工作转移到清算组身上。清算组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清理债权债务、变现以及公平合理分配破产财产。只有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后,法院才能结案。因此,大多数破产案件审理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结案。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政府在职工安置、社会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破产案件的解决过程中,法院需要积极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协商,争取地方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只有政府行政管理行为与法院司法行为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才能确保破产案件得到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