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14
职工的安置费与职工因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补偿金是不同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获得的补偿金是根据劳动法直接规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企业的职工安置费是根据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破产兼并等相关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规章规定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只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中的职工。
根据《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可以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破产债权参与企业的破产分配,这一规定参照了《破产法》的规定。职工的补偿金由企业负担,属于劳动法上的法定责任,对应的是职工的补偿金请求权。
根据国发(1997)10号文的规定,除了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破产企业的破产外,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费不由企业负担,而是通过当地政府补贴、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等渠道解决。职工的安置费并不是一次性发放给职工的,而是用于转业培训、介绍就业、发放基本生活费等就业安置用途。因此,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通常不会从企业破产财产的变卖中支付,也不会与企业的破产债权人的利益发生冲突。
根据国发(1994)59号文和国发(1997)10号文的规定,在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时,其职工安置费由企业负担。破产企业在转让土地使用权后,应优先从转让所得中支付职工安置费,即使土地使用权已设定抵押,也应优先支付安置费后再偿还抵押权人的债权。如果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不足以支付安置费用,则从企业其他财产的转让所得中拨付,优先支付未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不足的再从已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中支付。最后,如果仍然不足,根据企业的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负担。因此,对于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来说,职工安置费不仅优先于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债权,甚至优先于设定了担保的债权,在顺序上更接近于破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