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06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然而,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根据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收集。人民法院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必须明确;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且受诉人民法院必须具备管辖权。
综上所述,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并且人民法院有权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在起诉过程中,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受理案件。只有在证据充分、合法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诉讼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