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账务管理和核算注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法条例法律知识

应收票据账务管理和核算注意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8-18

 
92145
应收票据是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这种没有到期、尚未兑现的票据是企业在未来时间收取款项的权利,是一种债券凭证。据我国票据法规定,商业汇票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的流动性强,持票人可将商业汇票提前贴现、背书转让或抵押。应收票据(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发生坏账的风险很小,同时比应收账款更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正由于这些特点,商业汇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结算之中,故企业在收取、持有、贴现或转让的时候应正确管理与核算应收票据。

商业汇票审核与管理

收取商业汇票时的重点审核

在收取商业汇票时,我们需要重点审核以下三方面内容,以避免后期因汇票填制失误而造成麻烦。

第一,审核收款人名称是否完全正确,并确认票据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第二,对于经过多手转让的汇票,要注意背书是否连续,背书的银行预留印鉴是否清晰,以及收款人与第一背书人是否一致。

第三,对于经过多手背书转让的汇票粘单,要检查是否有压缝章,并确保粘单后的第一背书人与盖压缝章的背书人一致。

票据持有期间的管理

企业在收到商业汇票时,应在资产类的“应收票据”账户核算,并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详细记录每笔应收票据的重要信息,包括种类、票号、出票人、收款人、票面金额、票面利率、到期日、背书人名称、收款日、收款金额、转让日期等。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如下:

第一,收到应收票据时,需要借记“应收票据”科目,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如果收到的是带息票据,可以在月末或季末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需要借记“应收票据”科目,并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第二,进行票据贴现时,企业需要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根据贴现息部分,需要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需要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果是带息应收票据,需要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根据差额,需要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如,某公司将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给银行,面值为100,000元,年利率为8%,到期日为5月1日,贴现率为10%。贴现息和贴现所得的计算如下:

带息票据到期值 = 100,000 × (1 + 8% × 90/360) = 102,000元

贴现息 = 102,000 × 10% × 30/360 = 850元

贴现所得 = 102,000 - 850 = 101,150元

借:银行存款 101,105

贷:应收票据 100,000

财务费用 1,150

如果该票据为不带息票据:

票据到期值 = 100,000元

贴现息 = 100,000 × 10% × 30/360 = 833元

贴现所得 = 100,000 - 833 = 99,167元

借:银行存款 99,167

贷:应收票据 100,000

财务费用 833

对于应收票据贴现,分为附追索权和不附追索权两种情况。对于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需要分析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如果风险报酬已经转移,企业需要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并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因应收票据贴现而承担的连带还款责任。如果风险报酬未发生转移,企业不应终止确认应收票据,而是将实际收到的金额确认为一项负债。

对于不附追索权的贴现,企业需要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并将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应收票据转让时,需要借记“原材料”(物资采购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对于到期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将其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并在备查簿中记录。对于期末的带息票据,不再计提利息,而是在备查簿中登记包含的利息。待实际收到款项时,需要冲减“财务费用”。

商业汇票的重要性与管理

商业汇票,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流动性强、风险小、信誉好、承兑方便等优点,已成为企业间结算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特点制造虚假票据或虚假交易,给企业或银行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无论对于应收票据的实物管理还是账务处理,都需要认真对待,并依法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1. 报表其他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报表的审计都有哪些内容
  3. 什么是应收票据审计
  4. 应收票据终止确认是什么意思
  5. 应收票据函证的内容是什么

票据法其它知识热门知识

  1. 付款请求权与追索权的区别
  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单位或个体工商户投资行为的规定
  3. 不合规发票的内涵及危害
  4. 关于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5. 票据立法体例的基本问题
  6. 如何挂失遗失的支票
  7. 有效措施之一:开户银行挂失止付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