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审计的定义和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应收票据审计的定义和程序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4-18

 
12728

应收票据审计的定义和程序

应收票据的定义

应收票据是指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债权资产,其款项具有一定的保证,经持有人背书后可以提交银行贴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应收票据是在企业赊销业务中产生的,因此,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也必须结合企业赊销业务一起进行。企业通过应收票据进行赊销时,一般要进行销货、收取票据、计息、贴现、收款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要涉及到一些凭证和账簿,这些都是应收票据审计的范围。

应收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

(1) 审计目标

1. 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存在;

2. 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 确定应收票据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4. 确定应收票据是否有效,可否收回;

5. 确定应收票据年未余额是否正确;

6. 确定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 审计程序

1. 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其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

2. 监盘库存票据。

3. 必要时,抽取部分票据向出票人函证,证实其存在性和可收回性,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

4. 检查有疑问的商业票据是否曾经更换或转期,或向出票人函询以确定其兑现能力。

5. 验明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是否均已正确入账。

6. 对于已贴现的应收票据,审计人员应审查其贴现额与利息额的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适当。复核、统计已贴现以及已转让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的金额。

7. 验明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审计人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项目的数额是否与审定数相符,是否剔除了已贴现票据,是否将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在报表下端补充资料的“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项目中加以反映。

延伸阅读
  1. 报表其他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报表的审计都有哪些内容
  3. 什么是应收票据审计
  4. 应收票据终止确认是什么意思
  5. 应收票据函证的内容是什么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一、各种收入的审计
  2. 武汉审计局:学习新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的组织与推广
  3.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4.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5.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6. 审计方法
  7. 应收票据账务管理和核算注意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